新闻中心
-
042025-09
中国并购月报-8月
2025-09-04
8月,数字经济领域并购表现整体下滑,根据汉能统计的数据,已披露的并购交易数量共计89件,与7月相比略有下滑,降幅为2.2%;本月因大额并购交易较少,交易金额与上个月相比有大幅下滑,降幅达到73.27%,从上个月的404.65亿元,降至本月的108.18亿元。本月国内半导体并购交易集中出现(详见国内热点并购),国外大额并购主要集中在软件领域,尤其是并购基金买软件企业,仅仅私募股权公司Thoma Bravo就在8月就有两起大额并购交易,分别是:以123亿美元收购劳动力管理软件提供商Dayforce Inc.和以20亿美元收购联络中心自动化软件提供商Verint Systems Inc.。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致尚科技拟11.48亿元收购恒扬数据,开普云“蛇吞象”收购金泰克半导体,万通发展拟8.54亿元收购数渡科技,绿通科技“跨产业”并购大摩半导体;国外有:Perplexity单方拟345亿美元收购Google Chrome,Rumble拟以11.7亿美元收购德国AI云公司Northern Data,Thoma Bravo以20亿美元并购Verint,凯雷拟2亿美元收购软件开发商Intelliflo,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
国内热点并购
-致尚科技拟11.48亿元收购恒扬数据
8月11日晚间,致尚科技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以11.48亿元的价格收购恒扬数据约99.86%的股权。此次交易中,股份支付对价为8.04亿元,现金支付对价为3.44亿元。交易完成后,致尚科技总股本将增加,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
恒扬数据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计算和数据处理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的企业,为AI智算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提供核心基础设施。致尚科技主要从事消费电子、通信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零部件业务,其产品包括游戏机零部件、光纤连接器等。
致尚科技表示,此次收购将帮助公司从“数据传输”向“数据智能传输与处理”领域延伸,完善其在数据通信领域的产业布局,以抓住AI算力市场增长的机遇。同时,公司还将通过深化与阿里巴巴等核心客户的合作,拓展海外市场,以推动业务发展。
根据业绩承诺,恒扬数据在2025年、2026年及2027年三个会计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致尚科技对外投资频繁,7月31日曾公告计划使用超募资金投资建设越南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以提升游戏机零部件和光通信产品的产能。
-开普云“蛇吞象”收购金泰克半导体
8月24日晚间,开普云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深圳市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从而间接获得金泰克的核心存储产品业务。消息公布后,8月25日,开普云股价20%涨停,总市值达到53亿元。
金泰克是国内领先的存储产品企业,主要从事固态硬盘和内存等业务。根据2024年的市场数据,金泰克在固态硬盘出货量和全球SSD模组厂营收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已进入联想、宏碁等知名企业供应链。开普云则是一家主营计算机系统服务和软件开发的企业,近年通过收购切入AI和数智能源领域,构建了AI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体系。据披露数据显示,金泰克的体量远超开普云——2024年,金泰克的存储资产总营收23.66亿元,是开普云的近四倍 (开普云2024年营业收入为6.18亿元),净利润1.36亿元,是开普云的近十倍(2024年开普云净利润为1539.21万元)。
此次交易的特别之处在于,开普云不直接收购金泰克,而是收购其全资子公司南宁泰克,并约定金泰克将存储业务资产转移至南宁泰克。虽然市场猜测此举是为了规避金泰克的负资产问题,但开普云方面回应称,此举是为了避免同业竞争。此外,在收购案启动的同时,开普云的控股股东还将部分股份转让给金泰克的实控人,以此进行利益绑定。
开普云表示,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将补齐在AI基础设施中的高性能存储能力,实现AI软硬件一体化布局,增强综合研发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对于业绩下滑的开普云而言,此次收购是其寻求外延式增长,以实现业绩目标的重要举措。
-万通发展拟8.54亿元收购数渡科技
8月10日晚间,万通发展发布公告,拟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以8.54亿元合计取得数渡科技62.98%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数渡科技将成为万通发展的控股子公司。
数渡科技专注于高速互连芯片的设计与研发,其核心产品PCle高速交换芯片主要应用于AI计算、服务器和存储等领域,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目前,该公司的PCle交换芯片已通过头部客户的性能测试,处于产品导入阶段。万通发展则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近年来正在向数字科技领域转型。
此次收购旨在推动万通发展向数字科技业务转型,切入高价值数字芯片领域,为公司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据公告,PCle交换芯片市场正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美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该市场主要由美国厂商垄断,国内厂商正在积极布局。
-绿通科技“跨产业”并购大摩半导体
8月4日晚间,绿通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拟以5.3亿元合计取得大摩半导体51%的股权,其中包括以4.5亿元受让其46.92%的股权,以及以8000万元对其进行增资获得7.6923%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摩半导体将成为绿通科技的控股子公司。而根据公告,大摩半导体承诺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2.4亿元。
大摩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前道质量检测设备及解决方案的企业,主要产品和业务涵盖检测修复设备、维保技术服务等,其产品适用于6至12英寸晶圆产线,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和Global Foundries等。绿通科技主营场地电动车业务,但自2023年以来业绩持续下滑。
绿通科技表示,此次收购是公司从场地电动车单一业务向半导体领域拓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多元化业务布局,以突破主业困境。本次交易的资金来源为绿通科技的IPO超募资金。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此次收购,绿通科技此前也曾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进行战略投资。
国际热点并购
-Perplexity单方面拟以345亿美元收购Google Chrome
8月12日,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Perplexity单方面向谷歌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其Chrome浏览器的要约,旨在挑战谷歌在网络搜索领域的垄断地位。不过这个要约目前已无可能,美国法院已于美国时间9月2日裁定谷歌无需剥离Chrome ,但禁止其签订旨在巩固市场垄断地位的独家搜索协议,并且要求其必须共享搜索数据。裁决发布后,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大涨超8%。
Chrome在全球拥有约35亿用户,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Perplexity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专注于AI驱动的“答案引擎”公司,旨在提供直接、带有引用的答案,而非传统的搜索结果列表,该公司最近推出了自己的浏览器Comet。
在Perplexity发出收购要约后,许多国外分析师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大胆的作秀”,因为谷歌从一开始就无意出售Chrome,而且Chrome的估值也要远远高于345亿美元,有分析师认为Chrome价值可达500亿美元甚至更高。所以外界普遍认为Perplexity这次要约是充分利用了谷歌面临的反垄断困境,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将自己推向了聚光灯下,从而在AI搜索市场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Rumble拟以11.7亿美元收购德国AI云公司Northern Data
8月11日,美国视频平台Rumble正考虑以约11.7亿美元的价格,通过全股票形式收购德国AI云服务公司Northern Data。此举旨在获得Northern Data旗下Taiga云业务的数万块英伟达H100/H200 GPU芯片及数据中心资产,以加强其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能力。该提案已获得Northern Data主要股东、稳定币平台Tether的支持,Tether将成为Rumble的重要客户。此次收购若成功,将使Rumble成为AI云服务领域的重要玩家,挑战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
Rumble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言论自由”为旗帜的视频平台,致力于挑战YouTube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垄断。此次收购旨在从内容平台向基础设施层拓展,通过获得稀缺的GPU资源,成为AI云服务领域的重要玩家。Northern Data是一家德国的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HPC)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核心资产Taiga云业务和Ardent数据中心业务。其Taiga云业务拥有大量的英伟达GPU芯片,包括约20,480块H100和超过2,000块H200。
此次收购将使Rumble在AI时代掌握核心算力资源,并建立以特定价值观或用户群为核心的生态体系。该交易将加剧AI云服务市场的竞争,挑战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巨头的市场主导地位。同时,Tether的支持将为Rumble带来未来的GPU采购客户,形成良性的商业闭环。
-Thoma Bravo以20亿美元并购Verint
8月12日,私募股权公司Thoma Bravo宣布将以20亿美元(含债务)收购联络中心自动化软件提供商Verint Systems Inc.。
据公开资料显示,Verint Systems Inc.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联络中心自动化软件提供商,其客户包括85%以上的财富100强公司,主要业务是提供基于云的平台,帮助企业提高联络中心效率。该平台提供人工智能智能体服务,可以自动回答客户问题,还能为人工客服提供指导,并生成对话记录和质量分数。截至4月30日,Verint的营收为2.08亿美元,拥有超过10,000名客户。Thoma Bravo是一家专注于软件和技术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本次收购前一周,该公司刚以123亿美元收购了劳动力管理软件提供商Dayforce Inc.。除此之外,Thoma Bravo在4月和7月分别以 106 亿美元收购波音公司的飞行导航部门及其他数字资产,以 20 亿美元收购餐饮软件公司 Olo Inc.
此次交易完成后,Thoma Bravo将把Verint与其在2021年收购的Calabrio Inc.合并。Calabrio同样销售用于衡量联络中心团队绩效的平台,其软件能够跟踪聊天机器人的效率,与Verint业务具有较强的协同性。Thoma Bravo 联合创始人奥兰多·布拉沃(Orlando Bravo)表示,今年市场出现了“错位”,尤其是在特朗普贸易战时期,这给私募公司带来了更多收购机会。
-凯雷拟2亿美元收购软件开发商Intelliflo
8月26日,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宣布将收购软件开发商Intelliflo,交易价格最高可达2亿美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该收购分为两部分:交易完成时支付1.35亿美元,以及未来潜在的最高6500万美元或有业绩付款。交易完成后,Intelliflo的美国子公司RedBlack将成为一个独立运营的实体。
凯雷投资是一家全球性的私募股权公司,而Intelliflo是为财富管理行业提供软件服务的提供商,此前由景顺(Invesco)支持。此次收购将有助于凯雷进一步拓展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并利用Intelliflo在财富管理软件市场的领先地位。
监管动态
-注重并购重组企业优质品牌资产继承维护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在《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基础上修订,共33条,修订重点涵盖拓宽并购贷款适用范围、设置差异化展业资质要求、优化贷款条件、强调偿债能力评估等方面。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此次并购贷款政策调整体现出监管部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将为市场化并购重组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办法》拓宽并购贷款适用范围,根据用途将并购贷款分为控制型并购贷款和参股型并购贷款。在《指引》适用的控制型并购交易基础上,进一步允许并购贷款支持满足一定条件的参股型并购交易。
《办法》对两种并购贷款设置相应的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上限、并购贷款期限。其中,控制型并购贷款的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上限、并购贷款期限较此前“松绑”,从而更好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
072025-08
中国并购月报-7月
2025-08-07
本月交易总览
7月,数字经济领域已披露交易额的并购交易数量与6月相比有所下降,降幅达20.18%,达到91起;与之相对应的是交易总额也由6月的685.71亿元将至404.65亿元,降幅达到40.99%。本月表现亮眼的依旧是硬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而消费领域也因京东收购香港佳宝超市和长江国贸以10.46亿元收购良品铺子21%股权的交易,助力消费成为本月交易金额排名前三的领域。而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也让硬科技成为本月最受关注的领域,上纬新材已从消息宣布之前的7月2日起开始停牌,至9日开市复牌后涨停,报9.34元/股,此后股价一路开挂,截止到8月3日收盘,股价已涨至110.48元/股。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京东拟收购香港佳宝超市,长江国贸以10.46亿元收购良品铺子21%股权,中国生物制药9.5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中国儒意收购快钱30%股权;国外有:默沙东拟以100亿美元收购维罗纳制药、CoreWeave拟以90亿美元全股票收购Core Scientific、艾伯维拟以21亿美元收购Capstan Therapeutics、Palo Alto Networks拟收购CyberArk、KKR拟收购ST Telemedia全球数据中心,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
国内热点并购
-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科创板或迎首家“具身智能”公司
7月8日晚间,上纬新材(688585.SH)发布公告,宣布智元机器人将通过其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以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上纬新材的控制权。本次交易,智元方拟收购的股份比例最少为63.62%。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CEO邓泰华。根据公告计算,本次收购总价款预计约为21亿元人民币。
公开资料显示,智元机器人(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是一家致力于打造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的创新企业,其创始人、CEO为前华为副总裁邓泰华,联合创始人、CTO为知名技术博主“稚晖君”彭志辉。公司已获得腾讯、京东、高瓴、红杉等众多知名机构的投资。上纬新材则是一家于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专注于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4亿元,净利润8868.14万元。
根据公告,此次交易对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买方智元机器人而言,此次控股上纬新材虽不构成借壳上市,但为其提供了一个登陆A股科创板的平台,有望成为科创板首家具身智能概念的上市公司,抢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公告中收购方也表示,此举是“认同上市公司长期价值和A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服务能力”。对于被收购方上纬新材来说,新的控股股东承诺,将以有利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发挥科技创新企业在整合产业链、技术突破及产业升级方面的优势,完善公司经营管理,促进其长期健康发展。
-京东拟收购香港佳宝超市
据多家媒体7月22日报道,京东集团拟以40亿港元收购香港本土知名的佳宝食品超级市场。尽管交易双方尚未发布正式公告,但市场消息称,签约已于约四个月前完成,交易对价包括佳宝的零售网络及部分物业资产,并将分批支付。不过针对此次媒体披露的交易价格,京东方面回应实际价格低于40亿港元,具体细节将于8月进行公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协议中包含一项特殊的“过渡期”条款,即在交易完成后的三年内,佳宝将暂时由其创始人林晓毅及其现有团队继续管理,待过渡期结束后再由京东方面进行下一步整合。
公开资料显示,佳宝食品超级市场于1991年在香港成立,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在全港各区拥有约90家分店,员工总数超过1000名。其主营业务覆盖各类冷冻肉类、海产、粮油杂货以及新鲜蔬果,是香港家喻户晓的平价生鲜食品零售品牌。
此次收购传闻正值京东在零售市场进行战略调整之际。近期,京东逐步减持了其在永辉超市的股份,同时显著加大了对自有品牌“京东七鲜”的投入与扩张力度。京东七鲜自2017年成立以来,正在加速全国布局,并于近期推出了“七鲜美食MALL”和“菜品合伙人”等创新餐饮项目,显示出其在“超市+餐饮”新零售业态上的雄心。
分析人士认为,若此次交易最终完成,京东与佳宝的业务协同性将十分显著。京东可以将其成熟的线上平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物流优势赋能给佳宝的线下实体网络,提升运营效率和顾客体验。而收购佳宝则能帮助京东迅速切入香港市场,获得密集的线下零售据点和稳定的本地客流,为其在香港乃至大湾区的即时零售战略布局落下关键一子。此举也被视为京东优化资产配置,集中资源巩固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一步。
-长江国贸10.46亿元收购良品铺子21%股份
7月17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布公告,宣布引入武汉国资旗下企业长江国贸作为战略投资者。根据协议,长江国贸将以10.46亿元的总价款,收购良品铺子原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的21%股份。交易完成后,长江国贸将成为良品铺子的新控股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良品铺子创立于2006年,是国内知名的休闲零食品牌,拥有超过2700家线下门店,并覆盖主流电商平台,2024年营收达71.59亿元。长江国贸则是武汉市属的大型国际贸易平台企业,在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国内贸易及现代仓储物流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此次交易完成后,良品铺子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创始人杨红春等仍将保留重要股东身份并留任高管。交易双方具有很强的业务协同性,长江国贸强大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可以与良品铺子成熟的品牌和渠道网络形成深度互补,助力良品铺子从“品质零食”向“品质食品”升级,并从产品商向产业生态组织者转型,打破行业同质化竞争,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 中国生物制药9.5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
7月15日,中国生物制药宣布将斥资9.5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95.09%的股权。由于此前已持有4.91%股权,交易完成后,礼新医药将成为中国生物制药的全资子公司。此项交易创下2025年国内创新药领域最大并购纪录。
礼新医药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聚焦于肿瘤免疫领域的创新药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抗体发现和ADC技术平台。公司已通过两项重大海外授权交易获得国际认可:2023年将其GPRC5D ADC项目以6亿美元授权给阿斯利康,2024年将其PD-1/VEGF双抗项目以超30亿美元授权给默沙东。
此次收购将显著增强中国生物制药在肿瘤创新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礼新医药拥有包括两款注册临床阶段产品在内的多个高价值创新管线,其差异化的技术平台和高效的研发团队将与中国生物制药的临床、生产及商业化优势形成强力互补,加速创新产品的转化与上市,并有力推动中国生物制药的国际化战略进程。
-中国儒意收购快钱30%股权
7月22日,中国儒意发布公告,其附属公司拟以2.4亿元现金收购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持有的快钱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30%的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在获得央行等监管机构批准后,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金融的单一最大股东。这不是儒意第一次与万达合作了,2022年,中国儒意完成收购万达电影51%的股权,加强其在影视产业链的布局。
快钱金融成立于2011年,是首批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机构之一,持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及跨境支付等多项牌照。同时,作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首批合作机构,快钱金融在数字人民币领域也具备先发优势。2014年,万达战略并购快钱,汉能投资担任此次交易的财务顾问。
此次收购将为中国儒意现有业务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快钱的支付服务能够与儒意旗下的线上流媒体、游戏业务,以及其控股的万达电影线下院线场景深度融合,形成业务闭环。同时,入股持有稀缺支付牌照的快钱金融,有助于中国儒意拓展金融科技领域,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国际热点并购
-默沙东将以约100亿美元的总价收购维罗纳制药
7月9日,默沙东(Merck)宣布将以约100亿美元的总价收购维罗纳制药(Verona Pharma)。根据协议,默沙东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107美元的价格进行收购,该价格较维罗纳7月8日的收盘价溢价约23%。
维罗纳制药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疗法。其核心产品Ohtuvayre(ensifentrine)于2024年6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维持治疗,并在同年实现了4230万美元的销售额。分析师预测,该药物的年销售峰值有望达到30亿至40亿美元。中国药企优锐医药已获得该药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并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向NMPA提交上市申请。
此举旨在应对其核心产品Keytruda的专利悬崖及HPV疫苗销售放缓的压力。其年销售额近300亿美元的重磅抗癌药可瑞达(Keytruda)专利将于2028年到期。此次收购是默沙东在面临营收压力下,继收购Acceleron Pharma和Prometheus Biosciences后,近五年来第三笔超百亿美元的交易。通过引入恩司芬群这一潜力品种,默沙东得以加强其心肺产品管线,加速业务多元化,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CoreWeave拟以90亿美元全股票收购Core Scientific
7月3日,人工智能云基础设施提供商CoreWeave宣布将通过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数据中心运营商Core Scientific。根据协议,Core Scientific股东每股将换取0.1235股CoreWeave A类普通股,该交易对Core Scientific的估值约为90亿美元。
CoreWeave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任务提供大规模、按需分配的英伟达(NVIDIA)GPU算力的专业云服务商。Core Scientific则是美国最大的上市比特币矿企之一,在美国多州运营着总计约1.3吉瓦的大型数据中心,业务涵盖加密货币挖矿和高性能计算托管。
此次收购将使CoreWeave实现数据中心的垂直整合,从而直接控制关键基础设施和电力资源。此举旨在提升运营效率,预计将消除未来超100亿美元的租赁费用,并显著降低扩张风险,以支持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增长战略。
- 艾伯维拟以21亿美元收购Capstan Therapeutics
6月30日,艾伯维(AbbVie)宣布将以21亿美元现金收购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Capstan Therapeutics。此次收购旨在加强艾伯维在细胞疗法领域的布局。
Capstan Therapeutics是一家位于加州圣地亚哥的公司,由CAR-T疗法先驱Carl June以及诺贝尔奖得主Drew Weissman等共同创立,专注于开发创新的体内(in vivo)细胞工程疗法。艾伯维是一家全球性的生物制药公司,在免疫学、肿瘤学等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
通过此次交易,艾伯维将获得Capstan的核心在研管线CPTX2309以及其专有的靶向脂质纳米颗粒(tLNP)技术平台。CPTX2309是一款潜在的“同类首创”体内CAR-T疗法,目前处于1期临床阶段,用于治疗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次收购将利用Capstan的创新平台与艾伯维的研发实力,开发有望重置免疫系统的革命性疗法。
- Palo Alto Networks拟以250亿美元收购CyberArk
7月30日,网络安全公司派拓网络(Palo Alto Networks)宣布将以约250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方式,收购以色列网络安全公司CyberArk Software。这是派拓网络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收购,也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收购案之一。
CyberArk专注于身份安全与特权访问管理,其技术被视为保护人工智能系统的关键。派拓网络是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公司,为全球数万家组织提供服务。此次收购将拓宽派拓网络的产品线,特别是增强其在身份安全领域的实力,以应对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
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26财年完成,两家公司在业务上具有高度协同性。收购完成后,派拓网络可以利用其庞大的销售网络推广CyberArk的工具,加速其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布局,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网络攻击威胁。
- KKR拟超50亿美元收购ST Telemedia全球数据中心
据彭博社报道,私募股权巨头KKR正在就收购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ST Telemedia Global Data Centres(STT GDC)进行深入谈判,该交易对STT GDC的估值可能超过50亿美元。
STT GDC是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在亚洲和欧洲的20个主要国家运营超过100座数据中心,其母公司为新加坡电信。KKR是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目前已持有STT GDC约14.1%的股份。
若此次收购完成,将成为KKR在亚洲数据中心领域的重大布局。KKR可以利用其全球资源和资金优势,支持STT GDC在亚洲乃至全球的业务扩张,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数据中心需求。同时,这也将进一步巩固KKR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版图。
监管动态
-注重并购重组企业优质品牌资产继承维护
7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品牌资产增补退出机制,以注销、转让、出售等方式,逐步淘汰主责不符、形象不佳、价值不高、潜力不大的不良品牌资产,同时注重并购重组企业优质品牌资产的继承维护,形成整体优势 。
-优化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等机制安排
7月2日,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统筹效率与公平,持续优化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的领域高效集聚,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
-支持企业开展产业上下并购重组
7月2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印发《龙华区促进上市培育服务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加大并购重组支持力度,围绕龙华区 “1+2+3” 产业体系布局,聚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支持企业开展产业上下并购重组,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强链补链、跨行业并购重组,支持并购实现关键技术水平提升的优质未盈利资产 。
-
042025-07
中国并购月报-6月
2025-07-04
作为高质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典型代表。汉能投资的并购月报主要聚焦“数字经济”,致力于紧密追踪市场热点交易、及时提示并购趋势信号。月报选取当月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事件,从产业与资本视角进行呈现。
数据来源 | 精灵数据、公开市场整理
作者 | 张从艳、刘鑫
本月交易总览
6月,数字经济领域已披露交易额的并购交易数量与5月相比大幅增加,涨幅达52%,达到114起;与此同时交易总额也由5月的247.38亿人民币涨至685.71亿人民币,涨幅达到177.18%。本月文娱领域因腾讯音乐拟以现金加股票的形式(按照腾讯音乐当天股价,交易金额为28.6亿美金)全资收购喜马拉雅;硬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交易额也表现亮眼,分别达到173.54亿元和147.84亿元。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腾讯音乐拟全资收购喜马拉雅,东山精密收购索尔思,孩子王收购丝域实业,黑芝麻智能拟收购AI芯片企业;国外有:赛诺菲91亿美元收购Blueprint Medicines,高通24亿美元收购Alphawave Semi,Meta拟148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 49%的股份,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
国内热点并购
-腾讯音乐拟全资收购喜马拉雅
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发公告称与喜马拉雅签署并购协议,拟全资收购喜马拉雅。收购条件包括对价12.6亿美元现金,以及总数不超过总股数5.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喜马拉雅的创始股东在交割时及之后将分批获得的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按照当天腾讯音乐股价来算,此次交易对价为28.6亿美金。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仍然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不变。
-东山精密拟接近59.35亿收购索尔思光电
6月14日,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山精密”)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超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拟收购索尔思光电100%股份,收购对价不超过6.29亿美元,同时还将收购其ESOP权益,对价不超过0.58亿美元。此外,东山精密拟认购索尔思光电不超过10亿元的可转债,以支持其经营发展及偿还相关债务,合计投资金额不超过59.35亿元。若交易顺利完成,索尔思光电将成为东山精密全资子公司。
索尔思光电专注于光通信领域,核心业务涵盖光通信模块及组件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范围覆盖从10G到800G及以上速率的各类光模块,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电信网络、5G通信等多个关键领域。此外索尔斯还拥有50G和100GEML等高速率光芯片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400G和800G系列产品已实现批量交付,并具备向下一代AI算力中心提供1.6T光模块产品的能力。东山精密则主要从事电子电路产品、精密组件、触控显示模组、LED显示器件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东山精密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光通信业务板块,索尔思光电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助力公司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地位。
-孩子王多方以16.5亿元的交易价格,共同收购丝域实业
6月6日晚间,孩子王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联合巨子生物以及自然人陈英燕、王德友等,通过控股子公司江苏星丝域,共同收购丝域实业100%股权,交易价格为16.50亿元。交易完成后,孩子王将间接持有丝域实业65%股权,巨子生物将持股10%。
据公开资料显示,丝域实业成立于2014年7月1日,深耕个护行业多年,目前其全国门店超2500家,会员人数超200万。2024年,丝域实业营收达7.23亿元。巨子生物是一家立足科技美学的生物科技企业,是中国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先行者及领军者。孩子王创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江苏南京,是一家以数据驱动、基于用户关系经营的创新型亲子家庭服务平台,专业为准妈妈及0-14岁儿童提供全渠道一站式商品解决方案、育儿成长及社交互动服务。
此次交易完成后,交易关联方有较强的的业务协同性,如巨子生物可以帮助丝域实业提升研发能力,完善养发护发产品生态。而孩子王,与丝域实业在会员、场景布局、渠道、产业、业态等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黑芝麻智能拟收购AI芯片企业完善产业链布局
6月18日,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芝麻智能”)发布公告称,拟通过股权收购及注资方式,收购一家AI(人工智能)芯片企业。
黑芝麻智能是一家车规级计算SoC及基于SoC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汉能基金被投企业。根据本次公告显示,此次拟收购的标的公司专注于高性价比、低功耗AI系统芯片(SoC)的研发销售,其核心IP(含ISP/NPU等)已实现自研,主要服务于汽车智能化及端侧AI应用领域。
公告称,本次收购若达成,有望扩充黑芝麻智能高中低全系计算芯片产品线,强化智能汽车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并协同提升双方在量产交付及供应链管理效率。同时,促进公司产品拓展至更广泛的机器人应用,提供AI推理芯片全系产品及解决方案,有利于提升业务规模及财务表现,进一步增强公司在AISoC芯片领域的竞争优势。
国际热点并购
-赛诺菲91亿美元收购Blueprint Medicines拓展罕见病治疗管线
6月2日,法国制药集团赛诺菲宣布以91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制药公司Blueprint Medicines Corporation,旨在强化其在罕见疾病及免疫学领域的产品组合。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赛诺菲为此次收购支付91 亿美元预付款,若 Blueprint Medicines 的候选药物 BLU-808 达到开发和监管里程碑,交易总价值将升至 95 亿美元。
赛诺菲是一家法国跨国制药企业,该企业成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业务覆盖特药、普药、疫苗和健康药业。BluePrint Medicines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主要研究以患者为“驱动”的癌症个性化疗法。
赛诺菲通过此次收购,旨在通过此次收购拓展其罕见病产品组合,并加强在免疫领域的早期管线布局。这一交易成为赛诺菲今年以来的第三笔收购,凸显了其在专业护理领域的战略野心。面对此次交易,赛诺菲CEO Paul Hudson表示,此举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将加速其向全球领先免疫学公司的迈进。
-高通24亿美元收购Alphawave Semi
当地时间6月9日,高通公司宣布已与Alphawave Semi达成协议,高通公司将通过间接全资子公司 Aqua Acquisition Sub LLC收购Alphawave Semi 全部已发行和将要发行的普通股本,隐含企业价值约为 24 亿美元。
Alphawave Semi是一家专注于高速有线连接技术与半导体IP研发的全球企业,主要提供高速数据传输解决方案,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通信等领域。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极为关键的一环,半导体IP正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而Alphawave Semi 是高速有线连接和计算技术领域的半导体IP领导者,提供IP、定制芯片、连接产品和芯片组,可以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实现更快、更可靠的数据传输。
高通表示,收购 Alphawave Semi 旨在进一步加速高通进军数据中心领域的步伐,并为其提供关键资产。高通 Oryon CPU 和 Hexagon NPU 处理器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性能、低功耗计算需求,而这种需求正受到 AI 推理的快速增长以及数据中心向定制 CPU 过渡的推动。
-Meta斥148亿美金收购Scale AI
据路透社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Meta Platforms已同意以148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 49%的股份,同时将Scale AI创始人亚历山大·王纳入Meta领导层,负责一个新的超级智能研究实验室。若交易完成,这将成为Meta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外部AI投资。
据悉,Scale AI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为AI模型提供高质量训练数据,客户包括OpenAI、微软等科技巨头。该公司2023年估值达138亿美元,2024年营收预计将突破20亿美元。
Scale AI在肯尼亚、菲律宾和委内瑞拉运营着一支全球承包商团队,他们为机器学习应用手动标注图像、文本和视频。数据标注过程涉及人工标注员识别图像中的对象、转录音频或分类文本,以创建训练数据集来教授AI模型识别模式。Meta愿意高价收购Scale AI,本质上反映了高质量训练数据已成为AI发展主要约束的市场现实。此次收购将成为Meta为人工智能模型高质量训练数据而采取的最重要举措。
-OpenAI收购AI初创公司Crossing Minds
OpenAI已收购获得风投支持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Crossing Minds Inc.的整个团队。该公司此前已从Shopify Inc.、Index Ventures等投资方筹集超过1300万美元资金。
Crossing Minds成立于2016年,创始团队包括知名AI研究员Sebastian Thrun。他此前曾联合创立在线教育平台Udacity Inc.和Alphabet Inc.旗下的X产品研究实验室。Crossing Minds的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Emile Contal和Alexandre Robicquet同样是AI研究人员,目前后者已经加入OpenAI担任研究职位,主要工作过内容涉及AI智能体和后训练领域,后训练是AI开发过程中专注于提升模型输出质量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发推理模型工作流程的关键环节。
此次收购是今年OpenAI以来进行的至少第三次收购——5月,OpenAI花近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助手Windsurf,4月OpenAI拟收购初创公司io Products。尽管此次收购并未披露具体条款,但有外媒猜测此次交易旨在提升ChatGPT在推荐、个性化和内容检索方面的表现。
监管动态
-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6 月 18 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 2025 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称正在大力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不断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
此外,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上交所将进一步落实 “并购六条”,着力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以重组审核规则修订为契机,进一步打通并购市场堵点,加强政策引导,提高重组审核时效,营造良好的并购生态。证监会主席吴清也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抓好 “并购六条” 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推动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等新举措落实。
-
302025-06
冲击中国新能源智能化商用车美股第一股,「司凯奇」登陆纳斯达克 | 汉能Portfolio
2025-06-30
北京时间6月27日,汉能创投被投企业——专注于新能源重型商用车及清洁燃料解决方案的零碳排放技术提供商Scage Future(以下简称“司凯奇”)宣布已与 Finnovate Acquisition Corp. 顺利完成业务合并交易。6月30日,合并后的实体司凯奇的美国存托股票(ADS)将正式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SCAG”。
司凯奇专注于通过先进的重型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组合及创新的清洁燃料系统,推动全球商用交通领域的脱碳转型。公司依托与行业头部车企的战略合作及严格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为物流、矿产开采及港口运输等多元化场景,以及智能化、高性能的新能源车辆。
公司在新一代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的研发设计、规模化生产与严苛测试方面积累了深厚经验。其代表性产品包括龙王II插电式混合动力自卸卡车、银河II插电式混合动力卡车,以及自动驾驶牵引卡车。凭借在清洁能源技术与未来运输模式上的前瞻性布局,司凯奇正积极引领重型商用车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司凯奇国际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超表示:“今日,司凯奇在推动全球商用车脱碳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将有力提升我们的市场声量,拓宽融资通道,从而加速下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及氢燃料电池卡车的商业化进程,并推动清洁燃料技术的应用落地。在此,我由衷感谢全体员工、客户与投资人始终如一的坚定支持,此次上市为公司宏大的增长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投资布局氢能基础设施,深化在中国、中亚、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的业务拓展,同时为进军欧美市场做足准备。凭借丰厚的订单储备与不断丰富的零碳产品体系,我们满怀信心,期待为股东创造长远的丰厚价值。”
汉能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王威表示:“汉能创投始终专注于科技领域投资,看好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技术为商用车带来的赋能与升级,看好智能化和电动化为整个产业链带来的革新与增长动能。期待司凯奇以此次上市为新的起点,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
汉能创投执行董事龙翔表示:“作为汉能创投委派的董事,能够参与到司凯奇的创业成长和上市之路而深感荣幸。面对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的挑战,以及国内外上市政策新规的考验,团队的奋斗精神和坚韧意志令人感动。期待上市之后公司能够更上层楼,带来更多好消息。”
-
092025-06
中国并购月报-5月
2025-06-09
作为高质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典型代表。汉能投资的并购月报主要聚焦“数字经济”,致力于紧密追踪市场热点交易、及时提示并购趋势信号。月报选取当月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事件,从产业与资本视角进行呈现。
数据来源 | 精灵数据、公开市场整理
作者 | 张从艳、刘鑫
本月交易总览
5月,数字经济领域已披露交易额的并购交易数量与4月相比大幅降低,降幅达40.94%,仅有75起;与此相对应的是交易总额由4月的396.73亿人民币降至247.38亿人民币,降幅达37.64%。本月先进制造领域一枝独秀,交易额达102.57亿人民币,其中主要交易额来自于松发股份并购恒力重工;硬科技领域本月表现也不错,主要是有包括国信网通18.53亿元收购亿力科技等在内的大额交易。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国网信通拟以18.53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亿力科技,晶泰科技收购四维医学 ;国外有:摩托罗拉44亿美元收购Silvus Technologies,OpenAI花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助手Windsurf,Salesforce以近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nformatica,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
国内热点并购
-晶泰科技收购四维医学90%股权
5 月 10 日,晶泰控股(02228)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与卖方及上海四维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四维医学”)签订协议,以 2.5 亿元现金收购四维医学 90% 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四维医学将成为晶泰控股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资投资平台上海二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剩余 10% 股权。
晶泰科技创立于 2015 年,是一家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采用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及机器人自动化的方式,为制药及材料科学等产业提供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四维医学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远程监测研发中心,是国内最大规模的远程心电图(ECG)诊断服务解决方案企业 ,目标集团已积累了大量心电图及超声影像诊断数据。
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基层医疗机构心电诊断专业医师短缺。晶泰科技表示,收购四维医学后,晶泰控股将深度整合自身及四维医学的优势,通过两个方面来赋能行业发展,包括系统性整合目标集团运营积累的心电诊断数据集,结合自主研发的高精度AI辅助诊断系统,打造人工智能赋能的远程心电诊断平台;构建“检测-诊断-治疗”全周期健康管理闭环,基于心电大数据分析挖掘,加速推进心血管创新药物管线及功能性健康产品的研发进程。
-国网信通拟以18.53亿元收购亿力科技
5月21日晚间,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信通”)公告称,国网信通拟以18.53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此次交易完成后,亿力科技将成为国网信通的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据悉,亿力科技成立于2000年,主要业务包括数据感知、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运营、集采等,拥有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统一边缘计算框架、量测数据服务中心系统,可满足电力、能源管理等多场景需求的重点产品,具备从采集、治理到分析的全栈式数据能力。而国网信通作为服务电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信息通信企业,致力于打造覆盖咨询、信息、通信、数据、集成、运维等领域的数字化全产业链。
就业务层面看,国网信通收购亿力科技展现出高度的业务契合度,有分析认为,亿力科技的重点产品能精准嵌入国网信通的业务流程,提升数据采集效率与分析质量,满足电力通信中复杂多变的数据需求。
国际热点并购
-Salesforce以近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nformatica
5月28日,Salesforce宣布以80亿美元,即每股25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云数据管理专家Informatica。此交易预计将在Salesforce 2027财年初完成,这标志着Salesforce在AI和数据管理能力上的一个重要提升。
Informatica成立于1993年,是全球领先的数据管理软件提供商,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5700多家客户,去年,其收入达到16.4亿美元,其中61%的收入来自云服务。Salesforce是创建于1999年3月的一家客户关系管理(CRM) 软件服务提供商,总部设于美国旧金山,可提供随需应用的客户关系管理平台。
此收购完成后,可大幅增强Salesforce的Agentforce平台,增加其高级数据编目、集成、治理和质量管理能力。自2018年以来,Salesforce进行了多次大型收购,如65亿美元收购MuleSoft,157亿美元收购Tableau以及277亿美元收购Slack等。并购是Salesforce发展的一种策略,这也使得它在面对像Snowflake或Databricks这样云原生竞争对手和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摩托罗拉44亿美元收购Silvus Technologies
5月底,摩托罗拉解决方案(MSI.US)(以下简称“摩托罗拉”)宣布以44亿美元收购军用通信设备制造商Silvus Technologies。据外媒披露,此次交易将以43.8亿美元现金及价值2000万美元的限制性股票支付,此外,核心员工股东还将获得额外股权激励。若2027-2028年Silvus达成既定绩效目标,核心股东还可再获最高6亿美元的追加对价。
Silvus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军用级通信设备供应商,主营抗干扰无线电台及战术通信系统,其产品在极端战场环境中的稳定性备受各国军方和执法部门青睐。从消费电子巨头转型为公共安全领域技术服务商后,摩托罗拉的产品矩阵覆盖消防员专用对讲机、警用执法记录仪及应急预警系统,形成覆盖“硬件+软件+服务”的完整解决方案。两家公司的业务协同性较高,这也是摩托罗拉发起此次收购的原因之一。
此次收购符合摩托罗拉董事长兼CEO格雷格·布朗在去年11月公布的“外延并购成为战略增长的关键支点”的策略。近些年,摩托罗拉一直持续贯彻“小步快跑”的并购策略。据媒体统计,在过去的十年间,摩托罗拉累计完成近40笔收购,本次收购Silvus打破了其于1999年以95以美元收购Arris Technology的金额,标志着其向政府与企业安全解决方案领域的深度布局。
-OpenAI花近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助手Windsurf
5月6日,据彭博新闻社报道,OpenAI 已同意以将近30亿美元收购AI 编程助手开发商Windsurf。
Windsurf由美国初创公司Codeium打造,是一家通过深度集成AI技术提升发者的效率的编程工具,为开发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编程体验。与GitHub Copilot等传统的AI编程工具相比,Windsurf的智能体能主动推理开发者意图,实现多文件编辑和复杂任务的自动化处理,让开发流程更依赖AI自主决策,而非人工逐行编码,这又被称为“氛围编程”,即开发者只需描述需求,AI负责生成代码。该公司去年已获得由General Catalyst 领投的融资,这轮估值为12.5 亿美元。
若此次交易达成,这将成为OpenAI最贵的一次收购。目前,AI编程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氛围编程”正加速取代传统的编程模式,AI已逐步融入到开发流程之中,这也是OpenAI斥巨资收购Windsurf的原因。此前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曾向媒体表示,AI编程是AI领域很好的应用发展方向,他也相信未来编程会有多种形式。此次若OpenAI将Windsurf收入囊中后,可整合Windsurf的技术和产品,增强OpenAI在编程领域的竞争力,使其超越聊天机器人,成为一款能够帮助用户采取实际行动并自动化日常工作流程的工具,从而与微软、Anthropic等具备强大编程能力的竞争对手抗衡。
监管动态
-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
5 月 16 日,为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次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的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
二是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
三是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明确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中国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予以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
四是明确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设置 6 个月锁定期,构成收购的,执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18 个月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
五是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明确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 12 个月缩短为 6 个月,重组上市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关联人以外的股东的锁定期限由 24 个月缩短为 12 个月。
此外,根据新《公司法》等规定,对《重组办法》的有关条文表述做了适应性调整。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持续做好《重组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
082025-05
中国并购月报-4月
2025-05-08
作为高质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典型代表。汉能投资的并购月报主要聚焦“数字经济”,致力于紧密追踪市场热点交易、及时提示并购趋势信号。月报选取当月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事件,从产业与资本视角进行呈现。
数据来源 | 精灵数据、公开市场整理
作者 | 张从艳、刘鑫
本月交易总览
4月,数字经济领域并购交易数量与3月相比大幅增加,涨幅24.5%,达到127起;本月数字经济领域并购交易总额为396.73亿人民币,与3月相比略有下降,降幅达4.25%。本月文娱领域表现不错,主要得益于分众传媒拟83亿元收购新潮传媒,此外同程旅行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也贡献了旅游领域本年度大额交易。除此之外,医疗健康领域表现相当亮眼,交易金额大幅增加。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分众传媒拟83亿收购新潮传媒,同程旅行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国外有:OpenAI拟收购初创公司io Products,Lyft收购欧洲打车应用Freenow,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
国内热点并购
-分众传媒拟83亿元收购新潮传媒
2025年4月9日,分众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张继学、重庆京东海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50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新潮传媒10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新潮传媒将成为分众传媒的全资子公司。在此次交易中,汉能投资担任新潮传媒的独家财务顾问。
新潮传媒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传统媒体+互联网”的科技媒体创新企业。公司专注于中产家庭消费的社区媒体平台,截至目前,已在全国近200个城市有70万部电梯智能屏,每天覆盖45,000个社区和1.8亿中产家庭人群。
面对此次并购,新潮传媒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继学表示,现在是新潮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主营业务已经盈利,账上现金储备丰富。在此时选择与分众传媒合作主要是因为新潮的点位与客户正好与分众传媒互补,可全方位覆盖主流生活圈,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实现1+1>2的效果。他对当下国内经济大循环看好,并认为此次合并将更有助于协作发展,也有利于股东的回报和客户的价值提升。
-同程旅行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布局高端酒店市场
4月17日,同程旅行发布公告称,已与万达酒店发展就收购其全资子公司万达酒店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万达酒管”)100%股权事宜达成协议,交易对价约为人民币24.9亿元。
万达酒管是万达酒店发展旗下的轻资产板块(即主要通过输出品牌、管理和运营能力来获取收益的一种商业模式),其业务范围包含酒店管理、酒店设计及建设等,拥有包括万达瑞华、万达文华等在内的九大品牌。根据万达酒店发展2024年业绩公告显示,其2024年营收为8.9亿港元,具体到酒店管理服务收入约为5.7亿港元,同比增长3.9%。
对于此次交易,同程方面表示看好中国酒店管理市场的增长潜力,并认为万达酒管拥有完善的高端酒店品牌组合,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且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将显著增强其在高端酒店领域的竞争力。
国际热点并购
-Lyft收购欧洲打车应用Freenow
4月16日,美国打车巨头Lyft公司宣布以约1.75亿欧元(约合1.97亿美元)收购欧洲打车应用Freenow。此次交易将通过现金完成,收购对象为宝马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移动出行所持有的Freenow股份,预计交易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完成。这是Lyft首次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全球扩张。
Freenow成立于2019年,是宝马集团和Mercedes-Benz Mobility的合资企业,旨在整合双方旗下提供网约车及出租车叫车服务的相关子公司。Freenow目前在爱尔兰、英国、德国、希腊、西班牙、意大利、波兰、法国和奥地利等9个欧洲国家的150多个城市运营,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市场网络。Lyft是北美知名网约车服务平台,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
对于此次收购,Lyft的首席执行官David Risher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全球领先、以客户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平台,而进军欧洲正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此次收购,Lyft将迅速进入欧洲市场,进一步扩大其全球业务版图,同时借助Freenow的市场优势,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OpenAI拟收购初创公司io Products
4月8日,据多家海外媒体报道,OpenAI正与一家名为io Products的初创公司进行收购洽谈。据悉,此次收购的交易金额可能不低于5亿美元。
io Products 由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和苹果前首席设计官乔纳森·艾维(Jony Ive)共同创立。据悉,io Product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由人工智能驱动产品的企业,目前正在研发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个人设备,该设备有望革新用户与技术的互动方式。
如果此次收购能够顺利完成,OpenAI不仅可获得io Products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还将吸纳一支在产品研发方面具备卓越能力的工程师团队。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收购之外,双方还在探讨合作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即便最终未能达成收购协议,未来双方仍有可能以其他形式展开协作。
监管动态
-广州发布“并购重组十条”,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4 月 8 日,广州市发布《广州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5 - 2027 年)》(即“并购重组十条”)。
“并购重组十条”从十个方面明确广州市支持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集团并购重组的重要任务。其中包含:以并促引赋能现代化产业向实向新发展,推动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围绕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并购;分类推进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各类上市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及需求开展并购重组;构建并购重组库,通过省市区三级联动及市场机构的参与,动态储备并购重组的“意向库”和“标的库”,提高并购重组的效率效能;搭建对接交流服务平台;加强证券服务机构的专业支撑;拓宽并购重组的融资渠道,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组合融资工具,做大做强并购类基金;建立完善并购重组工作机制;提升并购重组的监管包容性;规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行为;共建并购市场诚信活跃的营商环境,加大对并购等资本运作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与国际市场跨境并购资源的交流机制。
-
112025-04
分众传媒拟83亿元收购新潮传媒,汉能投资担任新潮独家财务顾问 | 汉能交易
2025-04-11
2025年4月9日,分众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张继学、重庆京东海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50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新潮传媒10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新潮传媒将成为分众传媒的全资子公司。在此次交易中,汉能投资担任新潮传媒的独家财务顾问。
新潮传媒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继学表示,现在是新潮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主营业务已经盈利,账上现金储备丰富。在此时选择与分众传媒合作主要是因为新潮的点位与客户正好与分众传媒互补,可全方位覆盖主流生活圈,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实现1+1>2的效果。他对当下国内经济大循环看好,并认为此次合并将更有助于协作发展,也有利于股东的回报和客户的价值提升。
面对此次合作,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陈宏表示,分众传媒与新潮传媒在业务上具有高度协同性,符合国家并购政策,成为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彰显了中国并购市场的蓬勃活力。此次交易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分众与新潮团队对汉能的深度信任与鼎力支持。汉能发挥丰富的并购经验,在交易方案设计、估值谈判及利益协调等关键环节实现多方共赢,为交易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大型复杂交易,助力行业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潮传媒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传统媒体+互联网”的科技媒体创新企业。公司专注于中产家庭消费的社区媒体平台,截至目前,已在全国近200个城市有70万部电梯智能屏,每天覆盖45,000个社区和1.8亿中产家庭人群。
汉能在传媒行业的交易历史可追溯至2005年。那年也是汉能第一次与分众传媒合作,彼时,汉能已领投控股框架传媒,并最终以1.83亿美金现金加股票的方式,出售给分众传媒,为股东创造了丰厚的回报,该笔交易也成为哈佛商学院首个代表性中国案例。汉能投资在并购领域深耕20余年,一直专注于大型复杂交易,主导并参与诸多里程碑式的大型并购重组交易和私募股权融资,累计交易金额超700亿美金,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032025-04
「不停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开启AI数字厨房2.0时代 | 汉能Family
2025-04-03
汉能创投天使轮被投企业——深圳市不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不停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美元,由五源资本领投,Alphaist Partners跟投。这是不停科技继A++轮后在半年内完成的又一笔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迭代、加大新技术投入及提升全球交付能力。
作为AI数字厨房时代的开拓者,不停科技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具备赋能世界级头部客户实现厨房数字化转型能力的企业,并持续引领AI数字厨房时代从1.0迈向2.0阶段。
不停科技所提供的AI数字厨房解决方案1.0,是以智能烹饪机器人为核心,率先解决了门店全球化、出餐一致性、厨师短缺、人力培训难等问题,但当品牌扩张进入更多品类、更长时段、更复杂经营场景之后,仅靠自动化已不足以应对高强度的运营压力。真正的挑战,转向了厨房“时间与资源分配”的整体数字化能力。
针对上述痛点,不停科技推出AI数字厨房解决方案2.0,实现了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的关键飞跃。该方案以智能烹饪机器人为执行载体,搭配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KMES(Kitchen Management Execution System)智能调度系统,构建出一套软硬件深度融合、前后台高度联动的AI厨房中枢系统。
KMES不仅是一套软件系统,更是一个连接厨房与前台运营的“超级大脑”,能实时感知订单流量、人员状态、设备资源,并进行即时决策与动态调度。其调度算法和节奏控制机制,能根据现场复杂场景自主执行订单合并、工序分配与资源调用,打造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的新型运营模式。
在真实应用中,KMES已帮助客户在高峰期时段实现近两倍翻台效率提升,不仅带来运营上“量”的增长,更在流程稳定性与效率一致性上达成“质”的飞跃。同时,KMES有效减少了因人员经验差异、情绪波动或表现不稳所带来的运营效率损失,显著提升整体出餐节奏与顾客体验的可控性。
基于这套从硬件执行到底层调度的完整AI架构,不停科技已经从单一设备提供商迈向构建整体厨房智能运营能力的AI科技平台,真正实现AI赋能厨房的全面升级。
此外,不停科技持续提升量产交付能力和供应链把控能力,通过落地万平方米自建工厂,实现柔性生产,并持续精进应对复杂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从开发到交付端到端的保障,为大规模全球性商业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不停科技的AI数字厨房方案已落地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在连锁餐饮、酒店、超市等各个场景下均和世界级代表品牌达成了合作,持续助力客户全球化扩张和厨房数字化转型。
不停科技联合创始人刘祥表示,不停烹饪机器人是具备明确落地场景的具身智能产品。面对日益加剧的厨房用工缺口,不停机器人通过精准控制实现高质量出餐、将味道数字化,未来更是可借助于数字化厨房实现美食的轻松存储与分享,让更多人享受到健康、便捷的好味道。将科技应用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期待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一道让“美食科技”的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
AI数字厨房2.0时代是一场关于人类和美食关系的革命,不停科技作为全球范围内的Pioneer,正通过对未来愿景的信仰、创新性技术的突破、扎实的工程落地能力、全球化的商业布局,推动美食行业迈入真正的智能时代。
五源资本投资人贺开颜表示,不停科技是数字美食行业的定义者与创新先锋。自创新性推出智能烹饪机器人,再到自主研发 KMES 智能调度系统,其发展路径在行业史上无先例,极具开创性与探索精神。凭借对行业深刻的商业洞察以及专业的机器人软硬件工程实力,不停科技为美食数字化与智能化构建起下一代基础设施。这不仅为既有餐饮业务体系筑牢根基,更有力推动行业迈向新未来,创造出巨大客户价值。不停团队持续迭代,服务世界级餐饮客户,不断招揽行业顶尖人才,彰显出独特魅力与发展潜力。支撑这支志在以创新理念改变世界的团队的,是坚定不移且百折不挠的坚韧和勇气。
Alphaist Partners合伙人陈哲表示,很荣幸我们第一个投资项目就是不停科技。过去两年,亲眼见证团队不断成长、市场蓬勃发展,变化令人欣喜。不停科技直击餐饮行业厨房运营的真痛点,从智能烹饪机器人到KMES智能调度系统,每一步创新都在重塑厨房运营模式。我们坚信,凭借不停科技团队的创新精神与专业能力,能在AI数字厨房领域开拓更广阔天地,引领行业迈向新高度。
-
022025-04
TCL科技半年超223亿元并购,海外AI产业迎来千亿并购 | 3月并购月报
2025-04-02
作为高质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典型代表。汉能投资的并购月报主要聚焦“数字经济”,致力于紧密追踪市场热点交易、及时提示并购趋势信号。月报选取当月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事件,从产业与资本视角进行呈现。
数据来源 | 精灵数据、公开市场整理
作者 | 张从艳、刘鑫
本月交易总览
3月,数字经济领域并购交易数量与2月相比大幅增加,涨幅39.73%,达到102起;本月数字经济领域并购交易总额为414.36亿元人民币,与2月相比有小幅增长,涨幅为8.35%。本月硬科技领域表现不错,主要得益于TCL斥资115.62亿元收购华星光电,此外汽车领域交易金额也比较亮眼,大额交易主要来自于赛力斯81.64亿元全资收购龙盛新能源。除此之外,医疗健康领域表现2月相比,交易金额也有大幅增加。
从热门交易来看,国内有:TCL科技115.62亿收购华星光电,MiniMax拟收购鹿影科技,赛力斯81.64亿元全资收购龙盛新能源;国外有:谷歌拟32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软银拟65亿美元现金收购Ampere,ServiceNow宣布以28.5亿美元收购Moveworks,英伟达收购Lepton AI,安森美半导体拟收购Allegro Microsystems,下面我们将一一展开解析。
国内热点并购
-TCL科技115.62亿收购华星光电
3月3日,TCL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购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交易总价为115.62亿元。其中,现金支付72.03亿元,通过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支付43.59亿元。交易完成后,TCL科技将控制深圳华星半导体84.2105%股权。
深圳华星半导体是TCL华星的t6、t7工厂,据悉,目前全球仅有5条G10.5代及以上产线,TCL华星t6、t7工厂占据两条。t6总投资465亿元,于2019年实现量产,t7总投资427亿元,于2021年量产。此外,TCL华星是TCL科技子公司,TCL华星成立于2009年,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TCL集团合资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之一。
据TCL科技方面人士表示,国家政策鼓励并购重组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这次交易有利于公司强化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引人注意的是,此次收购是TCL科技半年内的第二笔大额收购。去年9月底,TCL科技斥资108亿元收购LGD旗下两家公司——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和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
-MiniMax拟收购鹿影科技
据蓝鲸财经报道,MiniMax即将收购AI视频公司鹿影科技,目前双方已敲定收购意向,相关流程还在推进中。
鹿影科技成立于2023年9月,是一家基于自研LCM视觉模型的AI视频生成创作平台,此前曾获得蓝驰创投和红点中国的投资,并于2024年7月上线了二次元动漫AI视频生成平台YoYo,用户可通过文字描述或图片生成高质量动漫内容。据公开资料显示,鹿影科技创始团队均是名校出身,在AI视频领域有丰富经验。MiniMax成立于2021年12月,是领先的通用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自主研发了多模态的通用大模型。基于不同模态的通用大模型,MiniMax推出了海螺AI、星野等原生应用。
就AI视频生成赛道,玩家涌入,包括阿里、百度、快手等纷纷入场,并推出自己的视频生成大模型,赛道越发拥挤。而根据媒体的披露来看,2024年以来,鹿影科技一直在持续寻求第二轮融资,但过程中不太顺利。团队最终被MiniMax收购或许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这也与我们此前的文章“AI创业公司的最好的终局是接受并购吗?”的趋势判断如出一辙,而且当下国内AI领域的并购案例正在增多,2月就有“斯帝尔科技完成对中清科技的战略收购”,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AI领域的并购案例出现。
-赛力斯81.64亿元收购龙盛新能源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赛力斯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龙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 股权,交易价格达 81.64亿元。此次交易已完成所需决策和审批程序,龙盛新能源成为赛力斯全资子公司。
龙盛新能源专门为服务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成立的项目公司,其核心资产是被称为“超级工厂”的智能制造基地,该工厂采用“四位一体”智能制造架构,配备超过 3000 台机器人,实现关键工序 100% 自动化,是赛力斯问界系列智能电动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赛力斯始创于1986年,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汽车企业,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此次收购被外界看作是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的重要举措。龙盛新能源与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属于上下游关系,具有协同效应。此前,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环节不断发力,通过收购龙盛新能源,有望完善产业链布局,降低生产性租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市场角度而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赛力斯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能够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强化品牌在行业内的地位。
国际热点并购
-谷歌拟32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
当地时间 3月18日,科技界迎来了 2025 年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以 320 亿美元全现金收购云安全初创公司 Wiz,如果成交,这将成为谷歌历史上最大收购案。
此次并非是谷歌第一次提出收购要约,早在2024年7月中旬,谷歌就提出以230亿美元收购Wiz,不过被后者拒绝。此次加码至320亿美元,足见谷歌的决心和诚意,为何一家仅成立4年初创企业有拒绝谷歌的底气以及它为何值得谷歌加码的原因,我们在“从'Wiz拒绝谷歌'看云安全并购”中进行了详细剖析,与当下外媒的分析基本吻合。
对于此次谷歌的加码,外媒表示,随着各大企业加速构建云端业务,网络安全成为重要的议题,尤其是随着ChatGPT引发的生成式AI浪潮加剧了网络安全的攻防战,并加速了各大厂商加速布局前沿防御体系,网络安全也就成为各厂商的重中之重。CB Insights的报告也显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将成为2025年并购的重点赛道。CNBC认为,Wiz的“超级并购”将成为打开IPO与并购市场闸门的标志性事件,因为自2021年后,美股IPO数量急剧下滑。
-软银拟65亿美元现金收购Ampere
由AI引发的并购还在继续,3月20日,软银与美国芯片设计公司 Ampere 达成协议,软银集团将通过子公司以 65 亿美元全现金方式收购 Ampere 全部股权,作为Ampere的主要投资者,凯雷集团和甲骨文公司将出售其在 Ampere 的各自股份。收购完成后,Ampere 将作为软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运营并保留其名称。据悉本交易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
Ampere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为数据中心设备制造处理器的芯片设计公司,其技术基于 Arm 的技术架构。早在2016年时,软银曾花费320亿美金收购一家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当时该公司的处理器和图形技术被三星、华为和苹果应用在自己设计的微芯片中,但后期Arm的发展与软银最初的预期有所不同,其盈利规模等方面的表现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已于2023年完成IPO。
对于此次收购,软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在声明中表示:“Ampere在半导体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专业积累将助力我们加速实现愿景,同时深化我们在美国AI创新领域的投入。”据软银披露,Ampere拥有1000名半导体工程师。这是软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2月,该公司刚宣布与OpenAI合作开发企业级AI解决方案,并参与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5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私人AI投资项目。Ampere创始人兼CEO芮妮·詹姆斯表示,此次收购对其团队是绝佳机遇,将继续推进AmpereOne高性能Arm处理器及AI芯片的研发路线图。
-ServiceNow宣布以28.5亿美元收购Moveworks
3月10日,全球企业级SaaS巨头ServiceNow宣布以28.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人工智能企业Moveworks,此次交易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具体取决于监管机构的批准和成交条件。
Moveworks成立于2016年企业级AI助手开发,其核心能力在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与机器学习(ML)技术,实现无人工干预的IT支持、人力资源服务等高频请求的自动化处理。目前客户联合利华、GitHub、博通等全球500强企业,且超90%客户已与ServiceNow现有服务形成深度绑定。ServiceNow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公司,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工作流程管理平台,帮助组织实现IT、员工和客户服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公司成立于2004年,于2012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对于此次收购,ServiceNow表示,此次收购主要是为了将自身强大的Agent自动化能力与Moveworks在AI助手和企业搜索技术上的优势相结合。这一整合期望为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提供更为流畅的工作体验,尤其是在HR、客户关系管理、财务及IT等多个领域提供高效支持。作为全球企业级SaaS巨头,ServiceNow一路通过并购实现了业务扩张和市值提升。根据汉能统计,2012年ServiceNow上市时,公司TAM(Total Addressable Market)为200亿美元,公司市值30亿美元;2024年时,公司TAM已达到2200亿美元,而公司市值为2170亿美元,这期间公司并购的数量超过30家,市值提升了70倍。
-英伟达收购Lepton AI
3月26日,根据外媒The Information 报道,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即将达成收购 Lepton AI 的协议,交易价值数亿美元。
根据公开信息,Lepton AI由阿里前高管贾扬清于2023年在美国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为客户提供GPU算力租赁服务。据悉,Lepton AI支持模型的开发、训练和部署,具备生产级性能和成本效益,提供全面的机器学习工具和灵活的GPU选项,满足企业级服务水平协议(SLA)的要求。据媒体报道,Lepton AI在2023年5月成功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硅谷知名风投CRV、红杉中国和Fusion Fund。
目前购买英伟达GPU的最大客户是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和谷歌等,但近年来这些公司也在尝试开发自己的替代芯片,这可能会削弱英伟达的优势。这也是英伟达为何收购Lepton AI的原因,英伟达希望通过收购Lepton AI这样的AI云服务实现多元化经营,减轻对大客户的依赖。此次整合使英伟达能够打通从芯片设计到算力租赁的全产业链条,并从中获利,此外还可更好地控制其GPU芯片的使用方式和价格策略,增强其在AI计算领域的主导地位。
-安森美半导体拟收购Allegro Microsystems
当地时间3月5日,功率半导体及图像传感器大厂安森美(onsemi)宣布,已向Allegro MicroSystems,Inc.(“Allegro”)公司发出了收购要约,计划以每股 35.10 美元现金收购 Allegro 普通股,对应的总价为 69 亿美元。
Allegro创立于1990年,是传感器、功率集成电路(IC) 和光子学领域的全球半导体领军企业,其电机业务覆盖了从汽车到工业再到消费品的各个行业,为全球 10,000 多家客户提供支持,其中包括 50 多家汽车 OEM。安森美是一家美国半导体供应商,前身是摩托罗拉集团的半导体器件部门,在汽车、工业和云电源半导体器件领域具有行业领先地位。
此次交易对双方来说,这将使得两家业务形成互补,使得客户受益,并为双方股东带来利益。安森美认为,鉴于双方在汽车和工业市场各自的优势,安森美和 Allegro 之间的合并将产生自然的战略契合。Allegro 的产品补充了安森美在汽车、工业和 AI 数据中心应用智能电源和传感领域的领先地位。
监管动态
-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3月5日陆续公布支持科技创新的“四项试点”开展或扩围的相关信息,明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围,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试点适度放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部分条款,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对于“控股型”并购,试点将贷款占企业并购交易额“不应高于 60%”放宽至“不应高于 80%”,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年”放宽至“一般不超过十年”。其中,试点城市共计 18 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武汉、长沙、广州、成都、西安、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和苏州。试点银行应经营状况良好、公司治理完善、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并购贷款专业服务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较强,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试点科技企业应科研积累和创新能力强、技术改造需求大、科技成果转化及市场化前景广阔、信用记录良好。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相关金融监管局加强组织协调,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包括督促试点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制定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工作细则,健全差异化的信贷评价体系,强化贷款资金用途监控,培养具有科技行业背景、企业并购专业知识的科技金融人才队伍,为科技企业并购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
102025-03
如何在并购时代寻找「买卖」双方最大公约数?| 汉能分享
2025-03-10
文章来源:36氪
文|刘婧琼
编辑|阿至
2025年 2月 26 日,36 氪举办了「并购大时代?寻找“最大公约数”」OpenTalk 直播分享活动,直播特邀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龚燕杭,他就并购重组的市场趋势、政策解读、交易策略、卖方视角等多个要素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与观众进行了现场 Q&A 互动。
对于如何把握并购重组的市场机遇,应对挑战,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龚燕杭分享了他的见解和经验。以下是本场直播的干货总结:
分享关键词:#当前环境 #并购退出 #新趋势 #卖方角度
并购新趋势
龚燕杭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拆开分析了驱动并购重组市场升温的原因:
从供给端看:大量项目在一级市场无法上市,出现股东退出和后续融资受阻问题。A股IPO数量急剧下降,受理几乎停滞。港股上市容易,但存在流动性和股价折价问题。美股流动性好,但因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对中概股不友好。美国上世纪80年代超过80%的项目靠IPO退出,到了今天,超过70%的项目靠并购退出,靠IPO退出的项目不到10%。而中国与美国正好相反,我们才不到10%的项目靠并购退出。历史证明很多美国的一些东西慢慢都会演化到中国,中国并购市场还大有可为。
从需求端看:第一,在经济下行周期,上市公司增长停滞,通过并购整合是一个增厚业绩的很好的手段;第二,现在很多行业太卷,通过并购进行行业和产业整合,这也是监管层鼓励的动作;第三,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并购贷等产品给并购买方提供了很好的弹药;第四,很多小市值上市公司在新规下面临退市风险,希望通过并购缓解退市压力;第五,政府和并购基金的兴起,政府希望做并购招商,很多之前投成长期项目的PE也在转型并购。
差异化定价与业绩承诺
龚燕杭认为在当前融资估值与并购估值倒挂的市场环境下,差异化定价的出现机率会越来越大。常规差异化定价的做法是后期投资人估值>早期投资人估值≥管理团队估值。后期投资人投资成本高,因此只能拿回本金+利息;早期投资人投资成本低,因此估值打折但还有正向收益空间;投资人的差异化作价和标的评估值的差额由管理团队让渡。但也有一些变种方法,比如由管理团队承担对赌义务,结果是管理团队估值>投资人估值。
另外一个并购逃不掉的话题是业绩承诺,龚燕杭发现近期趋势稍微有些退潮,企业不进行业绩承诺的比例比原来更大一点。在汉能代表卖家进行实操过程中,有几种情况是会去和买家谈判,不设立对赌:
第一种情况,价格问题。价格以静态市盈率或者市净率来算,有时候可以谈不对赌,特别是用资产基础法算,不对赌概率很大。
第二种情况,标的被收购后立刻要整合。团队可能就被拆散了,或者产品被融合了,这个时候标的公司无法独立运营,肯定无法做对赌。
第三种情况,买卖双方是竞争对手。比如以大收小,这种情况下也无法对赌。原因很简单,如果双方是同行业竞争对手,肯定希望并购后大家不去打仗,大家共同去服务同业客户才是最优选择。
卖方视角:什么是好买家?
现在市场中要并购的买家特别多,但实际上靠谱的买家可能没有想象那么多,并购是一个排他的游戏,和不太成熟的买家谈判,很耽误时间并有可能影响标的公司的正常经营。基于实操中积累的经验,龚燕杭分享了他对好买家的看法:
首先,买家有充分的并购动力,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买。到底是为了产业整合?为了补一块能力?为了跨界转型?这些都行。
第二,买家有明确的并购需求。如果买家什么都看,没有方向就下不了决心。另外,什么都看容易看花眼。最后,买家看了很久也没有出手,对于卖方也是一种浪费时间。
第三,买家有充沛的支付能力。这是一个交易可行性的保证。在海外很多项目进行大型并购时,卖方会要求买方出具资金证明。国内这方面要求很少,但提前评估买方支付能力挺重要。
第四,买方有高效的决策路径。并购路径很非标,因为并购交易对于买方影响会很大,一般是一把手工程,但一个买方机构里面能够影响并购成败的人有很多。到底买方的决策路径是什么?卖方要从买方哪个点切入跟买方去谈?
最后,买方有专业的执行团队,并购交易比股权投资复杂太多,就算双方实控人有很好的共识,执行不到位也可能夭折,比如说涉及到监管审批、反垄断申报等等,这些需要买方来执行具体的东西。买方执行团队是否专业,影响很大。
好买家要素分析
企业和市场到底在关心什么?
Q1:买方市场从财务投资者主导转向产业资本主导,这对卖方的交易策略有哪些具体的影响?
龚燕杭:首先,卖方一开始就要想好想找什么样的产业资本,这些产业资本的诉求是什么,长处是什么?企业的短板,产业方能怎么帮忙弥补?同时企业的长板能够帮到产业方。按这个策略,相对更容易推进项目。
另外一点,不要有显著的强者vs弱者心态。要保持这种心态:虽然我可能有些方面比不过你,但我在另外的方面确实能帮你。从卖方角度,从“我能帮到买方”去谈,这个交易才更有可能落地。
Q2:产业资本跨界去并购非自身强项领域的龙头标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价格谈判策略?
龚燕杭:策略很简单,就是“独立运营,留有余地”。无论是从给的价格、未来给的独立经营权限,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承认我这方面没有你做的好,给对方很多自由发挥的余地。从交易架构上来说,可能不会把标的马上融合进来。过了几年如果发现两者无法融合,标的对自己的价值不大了,可以把对方重新出售或者让对方独立上市。
Q3:从卖方顾问的角度看,并购谈判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隐性成本是什么?
龚燕杭:一开始就要评估各项成本。从小的影响来说,跟A谈判不成浪费了半年,期间也不能跟别人谈,浪费了时间成本。从中等影响来说,在谈判过程中,对公司企业是有影响的,尤其是有上下游关联的非完全跨界的并购谈判案。从大的影响来说,如果最终整合失败,除非一开始设计的方案是独立运营,否则对公司长期损害特别大。这些都是隐性成本。
Q4:当前一些并购退出需求集中在资本退出压力大的行业,许多标的估值与买方的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卖方如何去判断是不是应该折价退出,还是应该等待市场回暖?
龚燕杭:从更大层面看,市场回暖要看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中,行业在中国的发展阶段,这里可以参考美国。很多行业原来能给高估值的原因是大家对未来增长预期很高。你有增长预期,你才会给他更高的估值。
举个典型的例子,软件行业原来的估值都特别高,十倍市销率(PS)都很正常,是因为大家对他的预期确实比较高,认为未来的增长性很高。但到了某个年代之后,发现不是这回事,整个行业没有增长。
对有些行业我们要判断,不是判断未来资本市场能不能突然给现在10倍~20倍的PS,而是要判断这个行业的内生增长是否可能起不来了。在短期未来若干年起不来的情况下,我认为比较好的选择还是依照目前的倍数并购掉。如果认为这个行业能起来,相信倍数也能起来,那这个时候可以去做一些更长期的等待。
Q5:经济下行的周期中,卖方是否更关注现金退出而非换股交易?您的建议是什么?
龚燕杭:这根据各家风险偏好有所差异。目前情况下,现金交易是比较好的选择,但现金交易普遍给的估值低一些,而且很多情况下有可能是一部分现金,一部分换股。如果是换股交易,要考虑很多因素:
第一,买方上市公司的股价现在是不是虚高?第二,换股会有折价,一般是打八折。第三,这一单是什么性质的交易?如果是市场上受欢迎的故事或者同业整合,大家还是比较好看的。我建议这个时候要去做测算,看看并购之后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些协同,股价有没有提升空间。